《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文献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第487—567页
●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
●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赵阳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矛盾和冲突在工人阶级头脑中的反映,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冲突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经济根源。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01主要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第一章就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学说的产生,是有其社会经济根源和思想理论来源的。“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恩格斯在这里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原理,这就是:任何时代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都是在继承前人已有的思想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恩格斯论述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思想理论贡献。他们三个人的学说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已有所暴露而又很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他们已经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病和不合理性,但只是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并没进一步洞察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仅把无产阶级看成“受苦的阶级”与同情的对象,而不是实现破旧创新的社会力量;他们寄希望于社会上层和富人,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因而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结尾的这个重要论断,是点睛之笔,一语道破了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变到科学的关键。
2.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成了科学
第二章论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恩格斯在本书第二章里和第三章的开头,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作了两处概括性表述。他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恩格斯还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及其意义。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但是不能揭露这种罪恶的经济根源;他们激烈地反对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却搞不明白这种剥削是怎么回事,它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的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彻底揭穿了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原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用自己出卖的劳动力创造出来的价值量,要比工人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得到的价值量大得多;这个大出来的部分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占有的剩余价值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一极是资产阶级的财富不断积累增值,一极是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的局面,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而这种矛盾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阐明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对立的经济根源,指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必然灭亡的趋势,找到了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历史使命的承担者,从而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系统的经济学论证。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在奠定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之上而传之于后世。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章恩格斯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过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预测了未来新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阐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根本任务。这一章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恩格斯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恩格斯正是抓住了这个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过程和阶级关系状况进行深入的考察,得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科学结论。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它生而具有的基本矛盾的两种表现形式中毫无出路地运动着:一是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二是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对立”。第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竞争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机器和扩大生产规模,结果是机器排挤了工人,进一步加深了劳动者的贫困化,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生产无限扩大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造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和经常的比例失调,导致了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和伴侣。第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差不多每隔十年重复一次,正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恶性循环的结果。危机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和痛苦,引起了阶级斗争的尖锐化。第四,无产阶级革命将导致矛盾的解决:“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通过这个行动,无产阶级使生产资料摆脱了它们迄今具有的资本属性,使它们的社会性有充分的自由得以实现。”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时,还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对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设想,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为出发点,从同资本主义制度相对立的角度分析得出来的,应该说都是有科学根据的预测。它集中地表达了先进的人们长期以来对人类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望与理想追求,也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不懈奋斗的崇高目标。恩格斯在结语中概括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它的任务就是考察“解放世界”这一伟大事业的历史条件和性质,从而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因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02意义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转变和发展为科学。这无疑是社会主义学说史上的一个最重大的贡献。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应,即使在当代,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方法论上的意义。但是,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向前演进,当代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是当时恩格斯不可能预见到的,因此在其学说中也不可能体现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恩格斯的一些观点,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作风。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办法来解决当代中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王志建
01
写作背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1880年从《反杜林论》中抽出<引论>第一章、<第三编社会主义>第一章和第二章改编而成的。恩格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批判杜林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错误理论。当时,杜林以社会主义改革家自居,要以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这一错误思想迷惑了很多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重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恩格斯应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李卜克内西等人邀请,撰写了这篇批判杜林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思潮的文章。
02
主要内容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由三章所构成。第一章主要写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联系方面,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恩格斯认为,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对未来社会实现途径的构想,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材料。在区别方面,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改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空想社会主义是以唯心史观为基础,这种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因此,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是否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第二章主要写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将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收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于黑格尔辩证法,恩格斯认为,辩证法是黑格尔哲学中最具科学价值的精华,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其内部矛盾是发展的源泉。对于唯物主义,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时恢复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强调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而非精神的,人的精神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是批判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的,彻底揭穿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提供了经济依据。
第三章主要写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基本途径和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制度自身存在的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不断引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对立,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二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在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途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夺取国家政权,将生产资料变成国家财产,实行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二是未来社会主义将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社会生产,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最终消灭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03
当代价值
一方面,《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全面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代表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水平。这一理论,对于我们完整准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弄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么坚持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关于社会主义变为科学的基础,在于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的唯物史观思想,告诫我们不要照搬马克思主义,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实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关于“两个必然”基本原理,对于我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提供了理论支撑;《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关于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和未来共产主义基本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
吴霜
十九世纪,当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失败后,国际无产阶级处于聚集和团结自己的力量,准备迎接未来新的战斗的关键时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应法国工人运动领袖拉法格的请求,在巴黎首次发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光辉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它从思想史的角度,叙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发展,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文中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这些认识对于今天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对于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共有三章,分别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在革命中的发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在本章集中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着重分析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积极的思想成果及其历史局限性,说明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必须摆脱历史唯心主义,使它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恩格斯在文中说到:“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由此可以看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与哲学上的变革有着直接联系,没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所以,恩格斯通过对哲学思想发展历史的考察,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及其意义,论证了由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本章中,恩格斯主要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效应,即使在当代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方法论上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是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恩格斯的一些观点,应当秉承实事求是的作风。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办法来解决当代中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分析,以及对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现实,走向科学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的论断,虽然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但是对我们今天科学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也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恩格斯的分析方法为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提供了依据和方法论。从这篇著作中可以看出,恩格斯首先是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中分析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深层次地剖析,揭露出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本质,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步骤。我们在对目前资本主义进行分析时,不能拘泥于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今天来说仍然有用。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它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了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决定着资本主义的一切主要方面和矛盾发展的全部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灭亡。然而,剩余价值理论不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且适用于其他社会,不仅可解释、解决经济问题,而且可解释、解决人生、社会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更加完善,大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最后,坚信社会主义必将战胜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必将实现!通过恩格斯科学深入地分析,我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不可逆转的,这是由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决定的。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现在还很有市场,资产阶级现在还在大行其道;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实事求是的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现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直到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
傅秀云
恩格斯在本文的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有关问题,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犹如环环相扣的链条,而每一环链条都是必经阶段,有着其历史的合理性。社会主义同其它任何社会形态一样,也不是永恒存在的。唯物史观着眼于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表明随着社会发展,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将最终消失,社会的主人终将是人,自然界的主人也终将是人,人本身的主人也终将是人,自由王国终将得以实现,自由王国中的每个人都得以解放,得以全面发展。但是,每一位无产者都需知,要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及未来的共产主义,不能寄希望于伟人,只能从基本的客观事实,社会存在,即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运动规律中去寻找,只能以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切实努力奋斗不懈地去践行社会主义。在建立新社会的道路问题上,空想社会主义诉诸于通过和平手段、依靠有产者和统治者来建立社会主义的实践,却终未实现。恩格斯对这种和平的幻想作了批判,坚持走无产阶段革命的道路来建立社会主义,坚持以无产阶级作为建立新制度的决定性的力量,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紧紧结合起来。正如恩格斯所言: “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叙述以及深刻与全面的评价,论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成为科学,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所固有的不可调和的基本矛盾的发展最终将历史性地导致社会主义的出现,成为社会主义运动的科学指南。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要科学系统地分析当代的资本主义新的发展及其变化,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未来发展,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仍然离不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科学指导。回顾恩格斯的不朽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问世一百年来的光辉战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无产阶级革命之艰辛,却又同时感受到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而今,著作中这种科学的预见,即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在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变成了现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管我们会面临新问题,新挑战,但是科学社会主义也会随着实践不断丰富与发展,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基石的“两大发现”也会一直指导着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建设。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概括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他指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可以看出,唯物史观真正指明了社会变革的最根本的动因在于该社会的经济状况。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创造了无数的奇迹,正所谓“有一种奇迹,叫中国速度”。我们都清楚,“中国奇迹”并不是随意、偶然发生的。究其原因,我们需坚持恩格斯提出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为思想武器,从经济基础出发去认清社会发展的原因,更好的指引我国的经济建设。我国取得如此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中,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觉发展市场经济,以市场为手段来搞活我国经济,因为我们面对的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因而,中国道路的长远发展需要在唯物史观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来实现。与此同时,中国道路也证明了唯物史观不是抽象的、空洞的理论,人们可以运用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刘广睿
恩格斯在分析社会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文中有对资本主义之后未来社会图景四个方面的描述:
第一,有计划生产的实现。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将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实现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实现生产过程的有计划进行,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这种生产以社会为本,不再是为了追求更丰厚的利润,而是为了满足社会的总体和每个成员的需要而进行。这种生产不是由个别资本家来任意进行的盲目生产,不是无序的、无计划的、无政府状态的生产,而是有计划的、通过社会来调节的生产。这种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方面由社会直接占有,作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的资料,另一方面由个人直接占有,作为生活资料和享受资料”,不再隶属于少数资本家,少数利益集团,而是被所有社会中的人所共享。
第二,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将摆脱资本属性,实现社会本性,给生产力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障碍。因为它不仅会消除资本主义无政府生产方式导致的对生产力和产品的有形的浪费和破坏,而且还会消除少数的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穷奢极欲的挥霍,从而节省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产品。这种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也保证了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也保证了他们体力的发展和智力的普遍提升。
第三,阶级和国家的消亡。恩格斯认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将共享生产成果,这就不能有阶级之分。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为阶级消亡奠定了物质基础。恩格斯指出,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生产的不足、生产不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不足必然导致大部分人从事劳动,另一部分人则成为脱离生产劳动的阶级。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社会财富的足够丰富、社会性的生产与占有的实现,保证了社会不再会出现特殊社会阶级对生产资料和产品的独占,最终使阶级的存在失去现实条件,使作为特殊阶级利益代表的国家也必然消亡。
第四,自由王国的最终到来。恩格斯认为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生产的真正社会化、阶级和国家的消亡,将共同推动一个自由王国的到来。“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未来的理想社会是真正属人的人类社会,那时人不再受自己生产的产品以及受自己创造的东西的支配,人们完全掌握了自然规律以及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图景的描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实践有重要的启发作用。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又要及时调整现行的生产关系、不断地改革现行的制度体制,从而使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其次,实现社会成员共享生产的成果才能使社会主义真正地称为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打破利益集团,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自然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保证整个社会生产的有序和良善进行。
李泽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一部指引人们科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识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幻想的著作,对于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指导作用。
我国的道路是党领导人们经过实践的探索走出来的,是经过历史检验代表人民利益的,是符合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我国国情的道路,对于这一道路的自信,其理论依据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看作“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恩格斯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上。”空想社会主义把理性看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而科学社会主义则从具体的现实出发,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揭示其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从而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做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制度,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性奠定了基础。但这门科学的一切细节和联系仍需要从现实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中探索。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出发分析实践,而我国从马恩这一科学理论现实性的基础上出发,实行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40年的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的错误主张,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的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持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探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推进。
在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书中,第一章着重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功绩和局限性。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功绩主要包括:
第一,主要从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作了尖锐的批判和揭露。在政治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是新的压迫制度;在经济上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在思想道德方面对资本主义的利己主义和虚伪的道德观念进行了严厉的抨击。由此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基础,为启发工人觉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第二,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了一些正确的猜测,在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出现了向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某些合理性因素。
第三,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积极的主张,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制定了比较完整的未来美好社会蓝图。比如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协作制度”,欧文的“共产主义公社”等。
第四,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向前发展的过程,一种社会制度的出现是过去全部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每一个社会都包含着前一种社会制度的残余和对未来社会制度的萌芽。
第五,力图从经济因素说明人类历史发展,猜测一定的社会制度与一定的生产状况相适应,傅立叶把生产的发展状况及其性质作为划分历史时期的标志,它把人们带回了现实,使人们对现实的生产方式、生产状况做了思考,也启发了工人阶级把理论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的根本缺陷包括:
第一,不懂得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因为他们的学说不是从现实出发,而是从理性原则,即道德情感出发,从总体上说,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世界观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尤其是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不懂得无产阶级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力量,他们只是同情,怜悯无产阶级,但不愿依靠无产阶级,没有意识到工人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第三,找不到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他们拒绝一切政治活动,特别是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只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些“天才人物”发出善心来实现社会主义。
总之,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他们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理论来源,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对它的批判继承和革命改造的基础上建立的。但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的根本缺陷表明,他们的学说是没有出路的,他们的学说是同历史发展成反比的。
陈佳慧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共有三章,分别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在革命中的发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是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在第一章集中分析了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着重分析19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积极的思想成果及其历史局限性,说明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必须摆脱历史唯心主义,使它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恩格斯在文中说到:“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由此可以看出,三大社会主义学说从它们产生开始就注定了只是空想。
但是,正是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成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同时,恩格斯也强调,三大空想家的思想长期支配着19世纪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产生了种种“折衷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建立在唯心史观基础上的,要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就必须“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也就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科学分析基础上。
那么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只能是空想,主要是因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基础上去创造社会主义理论,那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就已经显露,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然不成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还没有展开,人们看不清楚社会问题的根源,所以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只能从头脑中构想出新社会的要素,难免陷入空想,空想社会主义者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关系相适应的。
而历史发展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已经是比较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已经很明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也很尖锐,特别是无产阶级已经显示了自己的力量,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则以“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得以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促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编辑:李泽陆
往期回顾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1)《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3)《总委员会关于继承权的报告》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4)《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5)《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6)《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7)《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48)《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53)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0)《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1)《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研读笔记(63)《卡•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发言记录》